和記豆漿
地址:台北市信義區和平東路三段463巷2-2號1樓(捷運麟光站旁)
好幾年前"阜杭豆漿" 還未演變成今日的盛況的時候, 第一次吃到炭火烤的厚燒餅和濃醇的清豆漿大為感動,
每隔段時間都會懷念, 也曾經特地5:30開店前跑去買回家然後再補眠...
不過隨著知名度大增, 整個華山市場2樓大改裝成時尚早餐店後, 小妹只再去過一次, 就不再光顧了...
記憶中的阜杭豆漿已經變成另一個鼎泰豐的感覺, 製作燒餅的地方中間隔了一道透明玻璃, 原本的摺疊桌仔和木桌, 也變成了地下美食街般的制式化
剛出爐的厚燒餅既使依舊燙手, 卻感覺無比的生冷....
不久前熊姨提過ㄧ家好吃的厚燒餅在和平東路附近, 但一直沒有決心要去探險, 直到L大鼎力支持之下才讓小妹有了衝勁
我們找了一天一大早4點多, 查了一下網路和地址後, 馬上就開到現場, 不到6點的天色依舊黑暗, 但可以看到小店微弱的燈光
店裡的大小就像照片上的樣子(用閃光才看的清楚) , 你看看人家, 什麼玻璃都不用好嗎!!
當時沒看到半個人在店裡, 只看得到因為滾燙而冒著白泡沫的豆漿
後來看到一位稍微駝背的老婆婆彎著腰在後面準備著
店裡賣的產品, 用了一張紅紙簡單的手寫上去, 熊姨說他們家的酥餅也是很好吃, 只是要7點過後才有
當時我們是6點到, 所以吃完燒餅和豆漿以後飽到不行, 也只能留到下次了
店裡處處可見阿公級的用具, 看看那個扮麵粉的鐵盆旁邊的架子長久下來被麵粉噴灑的悽慘樣....
終於我們的主廚準時在6點整出現在他的舞台, 不過他一點都不覺得奇怪我們怎麼這麼早, 似乎很常見有我們這麼瘋狂的人
禮貌的跟我們打招呼後, 他就開始熟練的桿起麵糰準備做燒餅了!! 真是興奮莫名阿~~
外面的天色開始明亮, 而老闆的燒餅也一一成形, 好吃的燒餅似乎不需要太多的配料, 只需要油, 蔥, 麵粉, 水,
而最重要的還是師傅的功夫~~
再還沒放燒餅前, 烤燒餅的火爐已經蓄勢待發, 老闆迅速的把燒餅一個個的貼在爐壁上,
燒餅就像有了生命一樣逐漸膨脹, 不消10分鐘一鍋的燒餅就一一出爐
看看這些烤的焦黃的燒餅, 一直在呼喚著我們, 這時我們的內心充滿著激動和期待>>>
現在很難找到這種用炭火爐壁燒烤的厚燒餅, 這種傳統道地的美味, 以後失傳了怎麼辦呢?
畫面轉到老婆婆這邊, 這時候正在製作鹹豆漿, 熊姨說這也是他們必吃的一道
加點蔥, 油條, 再灑點自製辣油後, 就完成了~
這個清漿則是小妹點的, 不過和記的豆漿雖然比阜杭淡了點, 但是還是喝的出老婆婆手工熬煮的愛心
這是店裡的辣油, 可以加在鹹豆漿, 蛋餅, 燒餅, 嗜吃辣的L大, 毫不手軟, 豪邁的給它加進去他的鹹豆漿裡
瞬間鹹豆漿變成了辣豆漿了~~~
這碗辣豆漿, 清晨不到7點的時間, 這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喝完這碗還不會胃穿孔吧!
忘了剛剛充滿血腥的限制級現場... 趕快回來看我們的燒餅
烤好的燒餅, 夾進老婆婆間的蔥蛋, 來個特寫!! 阜杭的燒餅表面有加糖, 嚐起來有時甜有時鹹,
但是和記的燒餅卻很純樸, 單純的祇有蔥香和麵粉香, 再與鮮嫩蔥蛋結合的微妙滋味, 真是說不上來的感動!!
而且燒餅底部因為爐壁的烘烤, 酥脆焦香, 咬在嘴裡真是驚呼太痛快了!!
吃到最後, 一塊燒餅夾蛋和一碗豆漿已經快把我給撐壞了
老婆婆的煎蛋技巧之好, 掌握在剛熟的那一刻起鍋, 蛋的嫩度和蔥的多汁都讓蛋餅完美無缺, 小妹也很怕那種硬硬乾乾的蛋餅!
這次真的很幸運能吃到和記豆漿, 本來很私心的不想讓太多人知道, 雖然網路上也有不少人寫, 好東西還是要與大家分享~~
兩個老人家固守著自己的崗位, 既使在忙碌的時候依舊按照自己的步驟, 仔細又不慌張的把每個客人要的東西完成,
之後陸陸續續還有更多的人來外帶, 雖然速度不快, 來這裡的客人也都很有默契的靜靜的等待, 也不會催促他們
老闆兩個人還會很有親切的跟每個來的客人, 甚至路過的人打招呼..
這種不求名利的老店, 好像在這個時代越來越難找了~ (不經感嘆起來) ...